十七 转战武汉

合肥项目失败,JV一度士气低落。

环球数码集团一直运作,发现武汉有机会。

武汉城通公司由市政府控制,国资委旗下几家公司共同出资拥有,几年前为了缓解资金紧张引入一名民营公司作为小股东。

该小股东在这个行业毫无经验估计当初入股是为了股权投资来赚钱的,无奈武汉城通公司几年来未盈利,别说上市套现就连分红也从来没有过。

小股东闹着推出,正好JV想要接盘。

但是JV想要成为单一大股东以利于控制公司。

武汉城通公司其余几位股东共同的老板是武汉国资委,为统一行动人。

因此由武汉国资委牵头统一和JV谈判,双方约定以增资扩股方式进入。

先赶出小股东,再定向增资。

漫长的谈判开始。

武汉国资委十分强势,先是不允许尽职调查。

估值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要指定的,一打听原来就是国资委前员工下海开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海洋公司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很是退缩,担心上当受骗。

环球数码常年跟政府打交道倒是深谙其道。

穆楠夹在中间特别难做。

姚彬,穆楠,常渊,Harry组成项目组,长期驻守武汉,不敢大意一分。

他们以汉口的一个小酒店为据点,几乎每日往返于城通公司和国资委间。

穆楠有更高的酒店预算可以住五星级酒店,为了和大家风雨同舟,便也只字不提。

艰难的谈判,每一步都很艰辛。

强势的国资委指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估值折算成JV需要承担的价格时8000万,其实这就是一个一口价,不容商量。

穆楠常渊常常在被窝里准备准备董事会文件,为这桩交易寻求股东双方的支持。

他们俩的合作默契度已经相当高,无需多说,二人分工默契。

他们相拥在床上讨论,沙盘推演,相互提醒可能遗漏的点。

时而争论,时而调侃对方所代表的公司,时而一起吐槽。

他们二人是小团队的意见领袖,小组讨论时常常以二人为主。

常渊在同事们面前也越来越随和,大家一起吃饭时以欣赏穆楠常渊互相调侃为乐。

穆楠十分喜欢这种小团队作业,大家信任度都很高,彼此都是做事的人,完全没有公司政治,只有齐心协力,风雨同舟。

后来,就算四散天涯,他们都仍然成了一生的好朋友。

最重要的是,她是和心爱的人在同一战壕里奋斗。

无论成败,于愿足矣。